《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解读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算法推荐的部门规章,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为算法推荐服务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规定背景与意义
出台背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算法推荐已成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算法推荐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茧房、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等问题,亟需法律规范。
重要意义
- 填补法律空白:首次对算法推荐进行专门立法
- 保护用户权益:明确用户在算法推荐中的权利
- 促进行业发展: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 维护市场秩序:规范算法推荐服务的市场行为
规定主要内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
为了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条 适用范围
适用对象: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应用算法推荐技术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企业
- 面向境内用户提供服务的境外企业
适用服务:
- 个性化推送服务
- 搜索排序服务
- 内容生成服务
- 其他算法推荐服务
第三条 基本原则
- 合法性原则: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 正当性原则:服务目的正当合理
- 必要性原则:数据处理必要适度
- 诚信原则:诚实信用、公平公正
- 透明性原则:算法机制公开透明
第二章 信息服务规范
第六条 禁止性规定
严禁利用算法推荐服务:
- 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
- 危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 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 散布谣言,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
- 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 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第七条 价值导向要求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
- 坚持主流价值导向,优化算法推荐服务机制
- 积极传播正能量,促进算法应用向上向善
- 不得设置诱导用户沉迷或者高额消费等违背公序良俗的算法模型
第三章 信息推送规范
第九条 推送规范要求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
- 建立健全算法机制机理审核和科技伦理审查制度
- 定期审核、评估、验证算法机制机理
- 不得利用算法实施影响网络舆论、规避监督管理等行为
第十条 用户权益保护
保护用户知情权:
- 以显著方式告知用户其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情况
- 公示算法推荐服务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图和主要运行机制
保护用户选择权:
- 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
- 或者便于用户选择、修改或者删除用户标签的选项
保护用户自主权:
- 用户选择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相关服务
第十一条 特殊群体保护
针对未成年人:
- 不得向未成年人推送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信息
- 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
- 应当保障算法推荐服务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
- 提高算法推荐服务的易用性
第四章 用户权益保护
第十六条 个人信息保护
基本要求:
- 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同意
- 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
- 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用户同意处理其个人信息
第十七条 用户画像透明
画像规则公开:
- 应当以显著方式告知用户用户画像的主要规则
- 用户要求查阅其用户画像主要规则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提供
第十八条 标签管理
标签权利保障:
- 用户认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用其个人信息形成的用户画像不准确的,有权要求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予以更正、删除
-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拒绝的,用户可以向网信部门投诉、举报
第五章 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备案要求
备案义务: 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提供服务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通过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填报服务提供者的名称、服务形式、应用领域、算法类型、算法自评估报告、拟公示内容等信息,履行备案手续。
备案变更: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的备案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变更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办理变更手续。
备案注销: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终止服务的,应当在终止服务三十个工作日前办理注销手续,并作出妥善安排。
第二十四条 备案公示
公示义务: 完成备案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在其对外提供服务的网站、应用程序等的显著位置标明其备案编号并提供公示信息链接。
五大算法类别详解
1. 个性化推送类
定义: 基于用户画像、使用行为等信息,向用户主动推送信息的算法
典型应用:
- 新闻客户端的个性化新闻推荐
- 视频平台的个性化视频推荐
- 电商平台的个性化商品推荐
- 音乐平台的个性化歌曲推荐
监管重点:
- 用户画像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 推荐内容的多样性和客观性
- 用户选择权和删除权的保障
2. 排序精选类
定义: 对信息进行排序、组织、展示,影响用户获取信息的算法
典型应用:
- 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排序
- 社交媒体的信息流排序
- 问答平台的答案排序
- 评论区的评论排序
监管重点:
- 排序规则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 商业推广内容的明确标识
- 避免误导性的排序操作
3. 检索过滤类
定义: 对用户主动检索的信息进行过滤、屏蔽的算法
典型应用:
- 搜索引擎的内容过滤
- 社交平台的敏感内容过滤
- 视频平台的违规内容识别
- 电商平台的虚假信息过滤
监管重点:
- 过滤标准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 避免过度过滤影响信息获取
- 错误过滤的申诉和纠正机制
4. 调度决策类
定义: 对服务提供决策进行调度、分配的算法
典型应用:
- 网约车的司机派单算法
- 外卖平台的配送调度算法
- 共享单车的投放调度算法
- 在线教育的课程安排算法
监管重点:
- 调度规则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 避免算法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 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平衡
5. 生成合成类
定义: 基于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生成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的算法
典型应用:
- AI写作和内容生成
- 智能客服和聊天机器人
- 图像和视频生成
- 语音合成和音乐创作
监管重点:
- 生成内容的真实性标识
- 防止生成有害和违法内容
- 知识产权和版权保护
企业合规要点
1. 备案合规
备案时机:
- 服务提供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
- 信息变更后10个工作日内办理变更
- 终止服务前30个工作日办理注销
备案内容:
- 服务提供者基本信息
- 算法类型和应用领域
- 算法自评估报告
- 拟公示内容
2. 透明度合规
公示要求:
- 在显著位置标明备案编号
- 公示算法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
- 提供公示信息链接
用户告知:
- 以显著方式告知使用算法推荐
- 说明算法推荐的目的和机制
- 提供用户选择和控制选项
3. 用户权益保护
知情权保护:
- 告知算法推荐服务情况
- 公开算法基本原理和机制
- 提供用户画像主要规则
选择权保护:
- 提供非个性化选项
- 允许用户修改或删除标签
- 支持关闭算法推荐服务
自主权保护:
- 尊重用户的选择决定
- 不得强制使用算法推荐
- 提供便捷的退出机制
4. 内容安全管理
建立审核制度:
- 算法机制机理审核制度
- 科技伦理审查制度
- 内容安全管理制度
定期评估验证:
- 定期审核算法机制
- 评估算法社会影响
- 验证安全防护措施
违规风险与处罚
主要违规行为
- 未履行备案义务
- 备案信息不实或未及时更新
- 未在显著位置标明备案编号
- 违反用户权益保护规定
- 利用算法推荐传播违法信息
- 实施算法歧视或不公平行为
法律责任
行政处罚:
- 警告
- 通报批评
- 责令限期改正
- 暂停相关业务
- 罚款(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 关闭网站
- 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营业执照
其他后果:
- 纳入信用记录
- 影响企业声誉
- 限制业务发展
发展趋势与建议
监管趋势
- 精细化管理:针对不同算法类型制定具体规范
- 技术标准化:建立算法评估和测试标准
- 国际协调:与国际算法治理框架接轨
- 行业自律:推动行业组织制定自律规范
企业建议
- 主动合规:及时了解政策要求,主动进行合规整改
- 技术升级:投资开发符合监管要求的技术方案
- 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算法治理制度体系
- 人才培养:培养既懂技术又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
- 行业合作: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和最佳实践分享
本解读基于现行法律法规撰写,如有政策调整,请以最新官方文件为准。建议企业在实施前咨询相关法律专业人士。